青島市教育局關于精進推進《青島市促進中小學生全面發展“十個一”項目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
- 2021-11-23 18:00:00
- 閻俊杰
- 來源:http://edu.qingdao.gov.cn/n32561912/n32561915/211027162503705556.html
- 發證機關:青島市教育局
- 發文編號:青教通字〔2021〕124號
- 學段:小學,初中,高中,職業教育
- 政策發布日期:2021-10-27
- 無具體說明的有效期
青島市教育局關于精進推進《青島市促進中小學生全面發展“十個一”項目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
來源:青島市教育局 文號:青教通字〔2021〕124號 發布日期:2021-10-27
各區、市教體局,高新區黨群工作部,局屬各學校,各有關民辦學校: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國教育大會、孫春蘭副總理關于宣傳推廣青島市“十個一”項目的指示精神,系統推進《青島市促進中小學生全面發展“十個一”項目行動計劃》全面精進實施并取得實效,特制定本意見。
一、總體要求和工作目標
(一)總體要求
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深刻把握“十個一”項目行動計劃內涵,著眼于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眼于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引領各區市和學校健全工作機制,通過“節、賽、會、展、演”“班、校、區、市、社”,加強頂層設計,尊重基層首創,協同推進“十個一”項目“進課程、融入課堂教學改革;進家庭、融入日常生活習慣;進社區、融入社會實踐活動;進評價、融入學生成長全過程”。
(二)工作目標
全市中小學開展“十個一”項目參與率100%;學生參與率100%,基本掌握并養成有利于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部分技能和習慣;初步形成學校、家庭、社區等融合育人的工作機制和良好氛圍;全市建立“十個一”項目組織實施、過程管理、數據分析、展示宣傳、評價反饋等工作機制。
“十個一”項目扎根于學校育人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每個學生均能掌握學校、班級所開展項目的技能、才能,養成習慣。教師知曉參與率100% ,家長知曉參與率100%。建成全市“十個一”項目學生全面發展信息系統,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更加協調發展,教師指導更加精準,家庭參與更加科學,社區融合更加有效,形成學校、家庭、社區資源深度融合的育人環境。
二、重點任務和工作舉措
(一)設立中小學生“十大節日”。設立體育節、藝術節、讀書節、寫作節、勞動研學實踐節、合唱節、詩詞文化節、演講節、志愿服務節、法治文化節等“十大節日”(見附件)。各區市和學校可結合自身實際,設立打造具有本區域特色的節日,形成市級牽頭展示、區市或局屬學校承辦實施,全市中小學校積極參與、年終典型匯報的教育良好生態格局。(責任處室:體衛藝處、法規處、基教處、職教處、思政德育處、家庭教育處、教科院)
(二)形成項目任務清單。各區市、局屬學校要推動“十個一”所有項目全面展開,同時針對不同片區或聯盟特點,列出片區或聯盟的必修項和選修項,形成推動項目實施的發展方案和具體任務清單;不同學校結合特色發展提出必修項(項目數不少于7項)和選修項,有余力的學校提出創新項,形成學校必修+選修+創新的項目實施推進模式,推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發展。(責任單位:各區市教體局、直屬學校)
(三)健全學校育人課程體系。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課程,將體育技能、藝術才能、讀書、詩詞、演講、唱歌、日(周)記等融入體育、音美、語文、英語、政治、歷史等學科課程建設,梳理提煉地、校課程,將勞動實踐、研學、志愿服務等融入其中;充分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積極研究、總結、推廣“十個一”項目融入課堂教育教學改革新案例、新模式。(責任處室:基教處、職教處、教科院、體衛藝處、思政德育處、家庭教育處)
(四)完善項目資源庫。通過征集項目、整合社會資源、專家論證等方式,將“十個一”項目從不同學段、核心素養、學科課程、實踐陣地、所在區域等角度,建立市、區市、學校三級體育技能庫、藝術才能庫、書庫、曲庫、詩詞庫、研學基地庫、志愿服務庫、勞動教育庫等,供學校和師生選擇使用,建立學生日(周)記和演講年度經典作品庫。(責任處室:體衛藝處、基教處、職教處、思政德育處、家庭教育處、教科院)
(五)打造項目師資隊伍。組織市、區市、片區(聯盟)、學校四級師資專項培訓,形成每校每項有專職教師參與、每片區(聯盟)有骨干教師指導、每區市有專家引領的教師隊伍。建立市、區市兩級專家庫,聘請更多校外專家參與其中,通過社會資源支持、片區聯盟、學校間幫扶結對等多種形式解決師資不足問題。探索建立校內高年級表現突出學生帶低年級學生的“小先生”教育機制。(責任處室:體衛藝處、教師處、基教處、職教處、思政德育處、家庭教育處、教科院、各區市教體局)
(六)整合項目評價系統。根據《關于制訂青島市中小學生“十個一”項目行動計劃評價手冊的指導意見》和評價手冊模板,充分利用和整合現有信息系統,建立中小學生“十個一”項目綜合評價信息化系統,將“十個一”項目融入學生綜合評
價,納入各類優秀學生評選。(責任處室:體衛藝處、基教處、職教處、思政德育處、家庭教育處、裝備信息中心、教科院)
(七)建立項目展示工作機制。建立全市季度展示觀摩交流機制,每季度由1個區市教體局或1所直屬學校承擔1-3個項目的實施成果展示,開展觀摩推進、經驗交流、研討論壇等。在信息系統設置“十個一”項目展示區,提供典型案例交流學習。(責任處室:體衛藝處、基教處、職教處、思政德育處、家庭教育處、裝備信息中心、教科院)
(八)創新項目督查機制。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建立專家隊伍每月調研及工作研討機制;堅持需求導向、效益導向,建立區市推進“十個一”項目清單管理及定期分析反饋機制;組織開展并鼓勵區市之間互相觀摩,發現典型、樹立典型。將“十個一”項目實施推進納入每學期期初調研內容;將實施推進情況納入全市“陽光校園”創建、教育質量監測和績效考核底線管理。(責任處室:體衛藝處、基教處、職教處、思政德育處、家庭教育處、督導室、教科院)
(九)力促家、校、社協同發展。研制家長陪伴學生成長指南、學生家庭勞動指南;探索課后服務與“十個一”項目融合模式;加強學生勞動實踐、志愿服務與社區發展融合研究與實踐;加強學生研學旅行與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國防教育基地、博物館等融合研究,形成典型案例。(責任處室:家庭教育處、基教處、職教處、思政德育處、體衛藝處、教科院)
(十)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和教育生態。發揮各級各類媒體作用,通過項目推進專題報道、個體成長過程報道、數據分析成長報告、家長大課堂、家長面對面、家長開放日等途徑,讓“十個一”項目深入到每一個學校、家庭,推動項目可持續高質量發展。(責任處室:辦公室(新聞中心)、體衛藝處、基教處、職教處、思政德育處、家庭教育處、教科院、各區市教體局)
三、明確職責和強化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區市、各學校要成立由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結合各單位實際,統籌教育系統內外人、物、財等資源,科學設計,以“十個一”項目為基礎,不限于“十個一”項目內容,創新開發特色項目,全面推進“十個一”項目有序高效開展。
(二)明確職責分工。明確市、區市、學校在推進“十個一”項目中各自承擔的職責。市教育局負責全市“十個一”項目總體路徑設計、統籌、指導、調度、督查、評價、考核、宣傳等工作。各區市教體局負責結合實際,挖掘“十個一”項目的內涵和外延,制定本區域工作實施方案,指導、落實、評價轄區內各學校推進情況和學生全面發展情況。各學校作為“十個一”項目實施推進的主體,研究制定本校“十個一”項目推進方案,明確目標任務,細化責任分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將各級各類教師培訓成果轉化為業務能力;統籌課程開設,開齊開好必修項目,打造特色創新項目,為學生發展提供更多課程選擇;科學調整師生考核評價體系,指導教師、學生、家長用好素質評價手冊和信息管理系統;做好學生成長監測,為學生個性與職業生涯發展、為教育評價提供參考依據;做好家校共育、社會資源利用,用好學生社會實踐課堂、社區中心、圖書館、體育場館、實習實踐基地等場所,為“十個一”項目向校外延伸和推進提供更多保障服務。
(三)創新工作方式。各區市、各學校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在新需求、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等方面探索創新,善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積極開展班級、年級等小型多樣的現場展示、交流、競賽等,借助網絡開展年級間、學校間、區域間的展示、交流和學習,確保“十個一”項目扎實精進實施。
附件:青島市中小學生“十大節日
青島市教育局
2021年10月27日
附件
青島市中小學生“十大節日”
總體原則:一是節日內容設計和課程課時安排相結合;二是市級引領和區域特色發展相結合;三是全員參與和比賽提升相結合;四是過程性參與和階段性展示相結合。
----體育節 舉辦青島市中小學生體育節暨中學生運動會開幕式、青島市十項聯賽、“市長杯”足球賽等活動;舉辦以武術為代表的優秀傳統體育項目推廣活動。各區市、學校舉辦涵蓋多項運動的運動會或趣味體育活動,組織符合學生身心發展和運動規律的單項運動比賽或展示活動。(責任處室:體衛藝處、教科院)
----藝術節 舉辦青島市中小學生藝術節和市級專項藝術展演;各區市、學校、班級舉辦藝術節、專項藝術展演等。(責任處室:體衛藝處、教科院)
----讀書節 舉辦青島市中小學讀書節,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組織主題征文、繪本創作;學校開展班級、校園、校車圖書漂流活動;組織學校開展親子共讀的讀書會、交流會等活動。(責任處室:思政德育處、教科院)
----寫作節 舉辦全市寫字(書法)節;舉辦優秀日記(周記)篇章展示活動;舉辦作文征文比賽、優秀書法作品展示、優秀書法小明星現場書寫迎國慶活動;積極參加、承辦全國作文大賽。(責任處室:體衛藝處、基教處、教科院)
----勞動研學實踐節 舉辦全市中小學生勞動、研學實踐節;設置勞動周,發布校內義務勞動崗、家庭勞動崗,與社區、企業、商店、農場等合作開展師生勞動日,評選勞動小明星,組織反映勞動實踐活動主題的優秀照片、微電影、微視頻評選展播。開展全市中小學集體研學實踐活動;倡導中小學生開展假期自主研學實踐活動;加強研學基地、社會課堂建設。(責任處室:基教處、職教處、思政德育處、家庭教育處)
----合唱節 舉辦全市中小學生合唱節;組織中小學歌唱教學技巧和形式研討會等;組織區、校、年級、班級各層次的合唱展演;組織校園歌手比賽;組織優秀歌唱視頻展播。(責任處室:體衛藝處、教科院)
----詩詞文化節 舉辦“我們的節日”經典詩文誦讀活動;舉辦全市大中小學生吟誦大會;組織全市中學生詩詞大會。(責任處室:體衛藝處、教科院)
----演講節 依托不同時間節點,每年開展不同主題的學生演講活動;舉辦全市普通高中中學生辯論賽。(責任處室:思政德育處、體衛藝處、教科院)
----志愿服務節 根據市教育局志愿活動項目參考指南,結合學生年齡特點,組織開展主題豐富的志愿服務活動;組織開展全市學雷鋒志愿服務月活動。(責任處室:思政德育處、基教處、職教處、家庭教育處)
----法治文化節 舉辦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月活動;組織開展中小學生憲法法治知識競賽、“學憲法講憲法”演講比賽、“我與憲法”微視頻大賽、模擬法庭大賽;開展走進法院、走進檢察院、走進人大常委會機關、走進律師事務所等“走進”系列法治實踐活動;開展“同上一堂憲法教育課”活動;組織校園法治文化建設現場觀摩、憲法學習教育成果展示、模擬法庭展示、法治微視頻和情景劇展播。(責任處室:政策法規處、教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