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教育局辦公室關于公布全市中小學校內減負“三大革命”研究創新案例的通知
- 2022-01-05 17:02:00
- 逯亞亞
- 來源:
- 青島市教育局
- 轉貼 917
全市中小學校內減負“三大革命”研究創新案例及優秀案例名單
一、創新案例(排名不分先后)
1.青島市實驗小學:“非書面家庭作業”鏈接“雙減”家校橋。“雙減”背景下,學生的作業樣態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書面作業不出校”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現實,如何應對這樣的變化,為家庭提供有教育價值的指導,青島市實驗小學積極開展“非書面家庭作業”研究,從學科拓展作業、周末項目作業、家庭群組作業三個維度建構“非書面家庭作業”的設計生態鏈;以課堂教學、教研方式和教學評價等方面的研究構成“非書面家庭作業”的教學支撐鏈,為學生營造了豐實靈動的課后生活,提升了校家社共育的品質。
2.青島富源路小學:提效課堂巧設作業??讓“雙減”落地生根。營造“樂學慧教”和諧課堂文化,設計符合學生 “最近發展區”的共性需求與個性需求不同層次的“學習支架”,智能融匯提效課堂。構建“3+3”作業實施路徑,以學生多元作業分層布置,教師設身處地同步體驗,學校縱橫比對精細管理,開展知識要點梳理及作業規劃教研活動,設計“作業比對估時表”,安排作業“督查員”,全面多向推進作業減負。
3.青島賓川路小學:豐富課后服務、驅動學生成長。將閱讀課程體系注入課后服務,建立開放式“校級圖書館、年級閱覽區、班級小書架”三級“悅讀”空間,為課后服務提供多層級的實施空間與豐富的閱讀指導。打造近30個社團、30多個特色空間,以語言表演類課程提升閱讀品質,以專業類課程促進個性發展,以項目式實踐助力未來發展,建立活動基地為學生提供菜單式課后選擇,讓學生在課后服務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特長發展的空間。
4.青島嶗山區育才學校: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發展,觸動學生心靈的“民主活力課堂”實踐探索。推進校內減負“三大革命”,以課堂教學改革為主,在“民主活力課堂”前期成果的基礎上,進行了迭代革命。“民主活力課堂”形成了“以大單元設計”、“深度學習”、“個性化教學”、“信息化反饋”等為基本特征的升級版新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效率。“民主活力課堂”迭代革命,充分發揮了互聯網+環境優勢,在“減負增效”的同時,也關注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觸及了“學生心靈”,進一步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教師專業發展。
5.青島城陽區禮德小學:欲減先加、增而促減、減而促增,全力打造“加減法”小學作業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加減法”小學作業管理模式,通過組織學情調研和作業集備,設置分層級的精準作業、綜合素質作業和跨學科項目化作業,以減少隨意性、單調性、碎片化作業,優化作業設計。學校通過開展探究式學習、校內作業計時、作業跟蹤指導、作業天天清、書包誰最輕挑戰賽等措施,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作業管理為切入點,增加課后特色學習活動,減少紙筆作業和考試單一評價格局,實施多維度多元學生學習質量評價,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
6.青島市即墨七級學校:“三免一過關”減負增效的辯證實踐。在“雙減”政策深入實施的大背景下,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把脈學生作業負擔問題,通過實施“免上交作業”“免作業卡”“免做不會的題”和“小組課堂過關”的“三免一過關”策略,進行了學生作業“加減法”的辯證實踐,有效克服了“學生作業負擔重”這一頑疾,減負增效成效顯著。
7.西海岸新區教育和體育科學研究院小學教研室:“雙減”正當時,單元整合潮頭立。實施序列化的教學目標整合、結構化的教學內容整合、一體化的教學環節整合、多元化的學科思維整合,梳理、提煉“強課提質、減負增效”的單元整合教學策略,開展單元整合教學,幫助學生把散點的知識整理成整體化、結構化、具有邏輯關系的知識群,使學生獲得結構化思維,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有效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8.平度市教育和體育局:創辦社區小學堂、探索課后服務新模式,把課后服務辦到學生家門口。堅持“以學生為本”和“家校社共育同向”原則,立足農村實際,積極探索課后服務新模式。在村莊社區確定服務地點,創辦社區小學堂開展課后服務,成立由村書記任主任,骨干家長任副主任的管理委員會,負責小學堂日常的管理和維護,學校教師、村兩委干部、退休教師、家長和民間藝人等社會志愿者參與教學。確定“1+N”形式的活動內容和指導教師隊伍,實行“1122”工作法:小學堂志愿老師每周到“小學堂”指導一次,每兩周在學校召開一次小學堂全體學生調度會,每學期組織2次家庭教育講座或沙龍,每學期組織2次親子活動,有效破解了農村孩子課后服務難題。
9.萊西市濟南路小學:改革課堂評價,為課堂提升賦能。以評價為抓手,研制校本化課堂教學評價標準,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著眼校本,構建標準,讓教師教有方向,改有目標;多元培訓,理解標準,讓標準引領教師自我覺醒與提升;夯實配套,助推標準,打造整體推動的改革局面;注重實踐,內化標準,打造課堂教學新風貌。有效破解了學校之前的課堂教學困境,引領教師、學生實現更好更快更大的發展與提升。
10.青島三十七中:“雙減”背景下指向核心素養的初中有效作業設計創新實踐研究。進行信息技術支持的個性化作業、跨學科綜合型作業、實踐型作業和分層作業四類有效作業形式的設計,對有效作業的實施進行科學評價,尋找學科教學與作業模式的契合點,創新作業設計形式,形成全校范圍內有效的作業設計體系和較為成熟的作業設計課例和作業設計案例,通過實施系列作業設計,全方位、多學科共同持續培養學生學科學習能力,引發學生更有意義的學習,達到減負提質的效果。
二、優秀案例(排名不分先后)
1.青島文登路小學:海納1+X作業超市,開創作業管理新模式
2.青島八大峽小學:搭建T-V支架,構建高效課堂
3.青島德縣路小學:作業好玩、課堂有趣、上學有期待??由作業改革撬動教育教學提質
4.青島寧德路小學:深耕細作“加減”混合運算,課后服務提交社會滿意答卷
5.青島太平路小學:課后服務六大行動,助力精致太平少年成長
6.青島啟元學校:以學習者為中心,落實“雙減”政策的課堂基本邏輯
7.青島市嶗山區麥島中學:讓特色課程成為課后服務的動力引擎
8.嶗山教育和體育局:減負不減質,培育“雙減”下課后服務新路徑
9.青島市城陽區夏莊小學:抓實作業管理,讓教育自然發生
10.青島大學即墨實驗學校:“雙減”之下我們這樣“考”
11.膠州市第二十六中學:“學-展-導-練,自主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探究
12.萊西市香港路小學:創新集備管理,助力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