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的通知
- 2020-04-29 16:37:00
- 劉洋
- 來源:
- 青島市教育局
- 轉貼 1738
各區(qū)、市教體局,高新區(qū)黨群工作部,局屬各學校,有關民辦學校:
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學生心理狀況,為更好幫助全市中小學生順利適應新學期,以更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開學復課后的校園學習,進一步促進學生科學認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必要的心理調適方法,形成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增強耐挫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青島市教育局決定繼續(xù)在5月份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關注心理健康,奠基幸福人生
二、活動宗旨
通過集中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參與廣泛、針對性強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活動時間
2020年5月1日-5月31日
四、活動內容
(一)注重銜接,全面排查分析學生心理狀況。學校要提前分析研判開學復課后學生可能存在的適應不良問題,根據上級安排部署,適當提前發(fā)布復學后各項工作安排,讓學生早知情、早安心,指導學生做好學業(yè)、心理、物品等準備,幫助學生實現從線上學習到課堂學習的平穩(wěn)過渡。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要通過開展疫情防控、生命安全、衛(wèi)生健康等主題的“復學第一課”、主題班會,積極引導學生總結、分享居家學習生活期間的學習體會和成長感悟,增強學生對未來的期待和信心。開學復課前后,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要采用學生自我報告、日常觀察、訪談、心理繪畫或其它專業(yè)心理評估等方式,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全面摸底,篩查學生心理問題,掌握困擾學生的具體壓力來源和情緒行為問題。心理排查應堅持尊重學生隱私、遵循保密原則,關注疫情對學生心理狀況影響可能存在的長期性和隱蔽性。
(二)創(chuàng)新形式,幫助學生做好心理調適。學校要針對疫情期間學生可能的過度焦慮、緊張、恐懼、心情低落、挫敗感、失眠少覺等心理困擾,以及學習自主性差、注意力不集中、作息不規(guī)律、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等行為問題,開展針對性地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活動。落實課時,開好心理健康教育課。通過舉辦“心理專家進校園”、心理講座、知識競答、手抄報、心理沙龍、心理劇、同伴互助等活動,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幫助掌握簡便有效、容易操作的心理調適方法,向自制力好、意志堅強的同學學習,促進自我成長。各學科教師要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滲透。
(三)關注差異,針對不同年齡特征和學段特點提供心理指導。學校和教師要注重結合學生的不同年齡特征、不同學段特點與個性差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學階段,以組織開展游戲或心理拓展活動為主,在游戲、活動中鼓勵學生表達,指導學生學會識別情緒并加以調節(jié);初中階段,鼓勵學生加強人際交往,通過溝通表達情緒、情感,提升積極心理品質;高中階段,采用主題班會等多種形式,宣傳在疫情中出現的先進事跡,進行生命教育和生涯教育。針對初三、高三年級學生,要提供教育、教學和心理的全方位支持,緩解學生心理壓力。及時向學生和家長解讀考試延期帶來的復習、考試、志愿填報和錄取招生等安排的變化,公布學校相應的應對措施,提醒學生和家長提前做好準備,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提供考前情緒指導,開展適當的文體活動和團體心理輔導,引導學生調節(jié)身心狀態(tài),樹立信心,積極備考。
(四)實施干預,提供及時有效的心理輔導。學校要建立心理危機干預預案,完善心理危機預防、識別、干預、轉介機制,搭建心理危機干預的服務平臺,促進心理危機干預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針對篩查出的普遍性問題、集中性問題開展團體輔導。對出現苗頭、存在心理問題或出現心理障礙的學生,家校緊密合作,及時分析、研討,有針對性采取措施。對排查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學生,開展有效心理輔導,發(fā)現異常情況及時應對、及時上報。特別關注在疫情期間出現沉迷電子產品或行為偏差等情況的學生,提供干預性心理輔導,開展行為矯正,協助其回歸正常學習生活。特別關注情緒波動較大的學生,提供陪伴性心理輔導,建立同伴互助小組,協助其接納和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促進其轉變認知、優(yōu)化心態(tài)。特別關注來自重點疫區(qū)或身邊有親人感染新冠病毒并對此感受到焦慮和壓力的學生,提供支持性心理輔導,積極改善其周邊人際環(huán)境,減少可能的排斥和歧視。特別關注在疫情前就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開展追蹤評估,結合以往輔導記錄,提供預防性心理輔導,協助其維持心理健康水平。持續(xù)關注和追蹤心理問題較嚴重或持續(xù)時間較長、影響正常學習和生活的學生,向學生和家長推介社會心理服務官方資源,提高學生和家長尋求社會支持的能力。對于存在嚴重心理和行為問題以及精神疾患的學生,設立標準化處置流程,及時將有關情況反饋給家長,并轉介到專業(yè)的醫(yī)療機構和心理援助機構,聯合家庭及醫(yī)療機構將各項流程措施落實到位。向學生和家長廣泛宣傳各級心理援助熱線號碼和電子郵箱,鼓勵有需要的學生和家長隨時撥打咨詢,做好數據分析和情況研判工作,針對反映出來的重點事件建立跟蹤報告制度。
(五)加大宣傳,增強學生心理正能量。學校要及時向學生傳遞權威政策信息,提高信息辨別和獨立思考能力,降低焦慮情緒。通過學習疫情期間身邊優(yōu)秀榜樣事跡、抗疫斗爭中各戰(zhàn)線表現突出人員等,幫助學生汲取正能量,塑造積極向上的成長型思維,增強自信心。要加大宣傳力度,利用黑板報、宣傳欄、校報校刊、校園廣播、校園電視臺、校園網、微博、微信群、QQ群、信箱等手段,營造溫馨和諧、積極向上的校園環(huán)境以及關心、關愛學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
(六)加強溝通指導,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學校要暢通與家長的溝通渠道,通過“家長大課堂”“家長面對面”“空中家訪”家長“心理講座”“心理沙龍”“團體輔導”等形式,重點圍繞孩子學習、親子關系、青春期教育、電子產品和網絡使用、習慣養(yǎng)成等問題,向家長宣傳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知識及方法,緩解家長焦慮情緒,提高家長心理健康意識,提高家長科學育兒和開展家庭教育的能力,協助家長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進一步優(yōu)化家庭教育環(huán)境。對醫(yī)護人員子女、貧困家庭、流動和留守兒童等群體,給予重點關注,主動答疑解惑,幫助家長尋找解決辦法。
(七)長遠謀劃,扎實推進,健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學校要結合新形勢,系統謀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和工作機制,加強心理輔導室等硬件建設,提高使用效率,注重全體教師、專兼職心理教師心理業(yè)務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切實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素質。
五、活動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要充分認識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的開展,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活動內容要豐富、針對性強,緊密結合疫情給學生帶來的影響,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形式要多樣,增強活動吸引力;參與要廣泛,擴大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二)注重實效,打造品牌。各級各類學校在開展活動時,要緊密結合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寓教于樂,注重實效,突出活動的教育意義;要注重品牌活動的創(chuàng)建,積極打造活動精品,使之持續(xù)開展,常做常新;要注意積累相關資料,加大宣傳力度,及時上報活動開展情況。
(三)重視總結,提煉成果。活動期間,市教育局將組織專家開展調研及交流工作。各區(qū)市教體局要深入轄區(qū)中小學進行指導,提高活動質量和成效,提煉優(yōu)秀成果,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各區(qū)市教體局和局屬學校將活動開展情況形成總結材料(含3-5張高清圖片),于6月10日前通過金宏網發(fā)送至市教育局家庭教育處。
活動的組織要符合《青島市中小學校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工作指南》(第二版)要求,可采用空中課堂、視頻、網絡連線等形式,避免扎推聚集。對暫時不能復課的學生,學校要密切關注思想狀況,做好思想引導和心理疏導。通過線上心理輔導、線上心理主題班會等形式,指導學生繼續(xù)做好疫情防控,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適應居家學習方式,提升學習效果,為開學復課做好充分的準備。